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朝议大夫阎君墓志铭元祐元年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八、《范忠宣公集》卷一四、《永乐大典》卷二九九九
君讳充国字厚民姓阎氏
其先幽州人,唐末徙洛阳
五代祖式,横海军节度判官
有二子,曰至者事晋为枢密直学士
曰利正者商州商洛,是为君之高祖
商洛生规,为皇朝忠武军节度推官,卒家于许,遂为许人,是为君之曾祖。
官生惟吉,终尚书屯田员外郎,是为君之祖。
屯田生照,赠光禄大夫,是为君之父。
庆历二年进士第,调郑州荥阳
丁父忧,服除,再调河南登封,能使为盗畏罪反善,用荐移唐州湖阳
唐故地广而耕者不足,故户多莱田。
州守募民增赋以自占,主不得有。
于是豪右因缘夺民良田,诸邑大扰。
君独以法拒之,邑人赖焉。
忠武军节度推官、知商州商洛县,迁著作佐郎、知澶州卫南县
巡检张继明暴虐,所部卒持兵欢噪,将杀继明以为乱。
君闻之,命驾欲往,从者曰:「彼乱已成矣,愿无往」。
君曰:「卒乱,将害吾民」。
即驰慰谕,卒悔,皆泣拜。
乃执首恶械于州,馀请释而不问。
仁宗选良吏领诸路,俾宽恤民力,君得京东
转运使方急财利,租赋之入变折增数倍。
君谕以朝廷意,令民输纳悉如旧。
转运使圭田以虚名,岁入缣帛无虑二千计。
君按实,十损八九。
又罢诸州差乡户为衙前以主公用六库者,乡户始免破产之弊。
秘书丞、知凤翔府岐山县,改霸州大成县
东南当大河,支水岁决注民田,湠漫为陂。
君率民筑张光堤,堤将成,水大至,役者惊溃。
君独留堤上,曰:「民第去,令独死于水」。
役者回顾,相率复来,竭力争赴,而堤遂成。
向之堤地,复为良田。
自是大河屡决,不及雄、霸,堤之力也,故民至今目为阎公堤。
被选知永静军将陵县大城民号泣遮留,不得去,君微服夜遁。
安抚使以其事闻,诏即还君旧治。
大城民扶携老幼迎上,而将陵民遮留君,如去大城时,二邑之民至持白梃,争相攀挽。
吏以朝命谕之,累日方散去。
朝廷闻之,特召为三司盐铁判官
治平泛恩,迁太常博士,转尚书屯田员外郎
神宗登极,迁都官员外郎,求便亲,出知德州
时地震后,濒河州县大兴堤徭。
河流至德,势尤高悍,视城中如深壑,居人惴惴。
君曰:「岁饥,薪粮不属,民其鱼乎」!
即出常平募役者。
又请给僧、道度牒,募人输薪,而薪不时至。
君乞易纳见缗以市薪,不待报而行,人以为便。
大筑遂成,又筑小堤,以卫滨水之田。
自德至沧州,护田数万顷。
方其易薪为缗也,僚佐畏恐,请待报,君曰:「第无连书,罪不相及」。
至论赏河防功,君悉上僚佐,而己不及。
职方员外郎、知耀州,迁屯田郎中
耀民喜为盗,群聚椎剽,颇有良善为所胁从者。
君察其情,区别上闻,全活甚众。
由是狱讼清简,民德君,多绘君像而祠之。
江州,转都官郎中
丁母忧,服阕,官制行,改朝散大夫、知博州,迁朝请大夫
河朔联民为兵,独君推行有法,考课最,留再任。
今上即位,迁朝议大夫
元丰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无疾卒于博州之官舍,享年六十有七。
君内外尽诚,不为矜(缺四字。)善甚于嗜欲而喜自晦敛,不欲人知,事难(缺四字)
物于势利则薄己而厚人。
乐易善容,犯而不校。
(缺)州,有从事以书谮君于监司者,监司察君无他,以从事书示君,君置不问,未尝见于辞色。
及罢(缺)州。
始以书示其人,而且戒之曰:「尔后慎勿为此」。
从事惭服。
天资善吏事,所至不严而治,有古循吏之风。
历守四州,适会朝廷更法令,部使者旁午,郡县吏务为刻急以免咎。
而君所莅,必使事济,而民不扰。
嗜书多闻,平日慊然似不能言者。
间有所发,矫矫直前,未尝以身为恤也。
仁祖春秋高,圣嗣未立。
嘉祐中,君方升朝籍,上书乞择宗室,早正东宫,以系人望。
治平末,异星出西方,郎官孙琪以言事贬,君即抗疏,言「罪言者非所以答天谴」。
孝友纯至,事母夫人甚谨,年踰华颠,膝下承颜顺意,为婴儿慕。
后居母夫人丧,守墓哭泣三年而后归。
初,为盐铁判官恩得任子,奏乞先其弟,朝廷以法不许;
复愿纳一官,亦报罢。
后再推任子恩,竟先官其弟。
轻财好施,所得俸禄,均及亲族故旧,随尽无馀。
嫁族女之孤者数人。
卒之日,家无留资,殓以浣衣。
元祐元年某月某日,葬于许州某县某乡某原先茔之次。
母夫人李氏,工部尚书昌运之孙女,世父昌龄,实太宗知政事
以君封仙源县太君
三娶皆名族:黄氏,仙源县直史馆宗旦之女;
王氏,五台县,我先公文正公之甥;
李氏,仁寿县,从舅司农少卿禹卿之女。
子男九人:越、泳、澈、淳、演、沆、沃、汶、湙。
泳,越州观察判官
澈,举进士
淳,登进士科秦州清水主簿,监岷州茶场
湙,郊社斋郎
馀先君而卒。
女二人:长适峡州军事判官杜会,次早亡。
孙男八人。
孙女九人,长适熙州狄道主簿钱愬,馀并幼。
初,光禄与先文正公、郑文肃公、孔宁极先生实为友婿,郑公显贵一时,宁极以高节闻天下,而光禄亦以经行著名乡里,世称李氏多贤婿云
君与某为从母兄,自少相与游,长相友善。
今老矣,而君则亡。
将葬,嗣子以铭文见属,义不可辞。
铭曰:
亡欲行义,失常近名。
唯君所存,发必至诚。
由孝易忠,显于王廷。
敬爱兄弟,推及友生。
慈爱下民,如保雏婴。
事功崇成,谦牧不矜。
孰偕君心,而不公卿。
施止一州,素位而行。
嵩高之麓,潩水明清。
卜君幽宅,万世斯宁
黄宗旦(一)995年10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小畜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秀才足下:走仆枉书,惠顾迁客,幸甚幸甚。
且观来书之旨,似求知于某者,何其误也!
又以某尝位于朝,与进士孙何、丁谓交,二子皆得高第,谓某能知人矣。
复引「人不易知,知人则哲」之义,非知言也。
夫知人之道,惟帝时难,敢轻议哉!
某向之知二子之文,业文者知之,非某特知之也。
是二子取高第者,命也,某力之有焉?
今足下之文,二子之文也,天下将知之矣,岂止某之一人哉?
必曰立朝廷、司文翰者,能以心之公私,轻重于后进间,则非某之所闻也。
杜紫微曰:古之圣贤,业大事钜,道行则不肖惧,道不行则不肖喜,故有不公。
进士者,业微事细,如其成名不肖,未有所喜惧,不公邪?
足下诚能知求名者文也,成名者命也,又何求乎某之知邪?
后乎二子之名邪?
某白。
黄宗旦(二)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小畜集》卷一八、《圣宋文选》卷七
某白。
秀才黄生足下:淳化初,某自西掖贬官商洛,生走仆赍书,比引孙何、丁谓之事,求知于我。
后一年,某徵拜右正言、直昭文馆,改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召入翰林学士,留阙下者二年,生未尝及吾门。
洎某黜守滁上,生复辱书惠文以寻前好,是生不以位之高下,专以道求于我也,甚善甚善。
观生之文,辞理雅正,读之忘倦。
若《与胡舍人论春秋书》,述数千年事迹,议数十家得失,剖析明白,若抵诸掌,虽古作者,无以过此。
又《颜子好学论》,援经而證事,义尽而语简,使薛邕生而自为之,未必至是。
生道日益,而文日新也。
某前书所谓生之文,二子之文也,天下人将知之,不诬矣。
然而谋道者贵乎有益,求知者贵乎尽心。
生之于我也厚矣,我之于生也其有隐乎?
何者?
某读生《正汉臣策对》一章,文义诚为高古,其间责晁错不言王道,谓汉文几于王矣。
以史传较之,责太重,褒文稍过耳。
语曰:「拟人必于其伦」。
又曰:「人之有过,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人矣」。
说者曰:小人不能行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也。
夫行王道者,禹、汤、文、武、周公而已,汉文主哉?
王道者孔子、孟轲、荀卿、扬雄而已,晁错何人也?
故子长称学申、商刑名,峭直刻深者也,是以之对策不根古道,直指时事,而亦有讥焉。
其对国之大体引五帝者,盖言汉文不能行帝道也;
对人情之终始引三王者,盖言汉文不能行王道也;
对直言极谏引五伯者,盖言汉文止正师纳谏如五伯焉。
志在削诸侯、尊天子,亦霸臣之杰者也。
又其杀身奉国,有足多者,于王道则远矣。
故曰责太重者,为是也。
西汉诸帝,孝文最贤,节俭爱人,诚得之矣;
几乎王道,则恐未能。
孟子称仁政必自经界始,而汉废古井田,用秦阡陌,是本已去矣。
禹会涂山,玉帛万国,一防风后至而杀之不赦。
周公于三叔,亲可知也,流言一作,伐而灭之。
吴王称疾不朝,文帝赐之几杖,养成大恶,流患子孙。
王道者果若是乎?
至于嬖邓通为弄臣,放贾生王傅,惑辛垣平之祅而黩祀五帝,忿冯唐之谏而曰「独亡间处邪」,失德盈编,不可悉数。
故曰褒文稍过者为是也。
虽然,以大儒之行,专取王道,亦无累于文也。
某以朋友切瑳之道待,而有是说也,以为何如?
某顿首。
吾友山阳蹇子韫尝游颍上言彼之居人有许氏者富不因贪学非求进于郡之西手植众木郁然成林林下搆亭壮而不丽郡倅黄公宗旦皇宋有名之士也常造焉上(旧山楼本、张本、四库本、章本、温校作尚)阙歌诗以旌其美故俾予请诗于子(四库本作公)吾以(四库本作于)子韫之请诗于予(予四库本作是作二字)八十言以寄题(张本、章本、温校故俾) 北宋 · 魏野
五言排律 押真韵
道胜富如贫,亭临颍水滨。
一瓢思祖德,三径与僧邻。
虚白虽同性,丹青不似身。
趋庭知有子,下榻岂无人。
纫佩多老,成蹊李尽珍。
开筵回雪少,联句聚星频。
家谱书难备,州图画不真。
遥题应未的,莫把刻贞珉(以上《钜鹿东观集》卷八)
朝散大夫太常少卿致仕李公墓志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文恭集》卷三七、光绪《苏州府志》卷六九
宋有清德美行之君子曰李公,至和元年,以七兵郎中吴郡
治成辞疾,诏以本官分司南京,听家武进
吴人饮公和政,去有遗恋。
后四年,告老,除太常少卿致仕。
嘉祐戊戌十月二十二日,考终命于牖下。
歛以时服,家无馀帛,素丝壹节,呜呼,清哉!
于时缙绅先生相与流涕,痛夫若人之不见已。
公讳仲偃字晋卿
李系陇西,曾祖昪、祖璟,并为江南国主
考从浦,右龙武大将军,公第三子也。
生而警异,幼即藐孤,伯氏仲仪抚养甚笃。
及长,挟策无流志,落笔有奇语。
弱冠厉节,游学知名,故翰林梁公颢、文定赵公尚书,咸器其才行,召置门下。
所与游者,皆当世知名之士
天骨秀爽,神情閒远,见之者目为神仙中人
祥符中,再举贡部高等。
八年,得进士丙科,调楚州宝应
邑多无赖少年,喜为人害,前此吏不能禁。
公至,则痛绳以法,恶子相率改行,治以大肃。
郡守黄宗旦荐其材,秩满,授常州团练推官
未几,丁内艰
服除,改澧州军事推官、知蕲州蕲春县,兼监洗马茶场,从三司之举也。
会议变法,商贾辍行,踰期不得代书,任者四期。
及还考课,复不应书。
大理寺举充详断官,除本寺丞,然非其志也。
先是廷尉丞属,多取经生,泥于执文,不畅法意。
惟公儒者,常得中典。
丞相陈公以纲错领判,尤加赏待,凡有疑谳,咨以取正。
稍迁殿中丞,范公密遣谕意,且欲荐之台职,公以索米为解,亟辞不愿。
出知越州会稽县,风政修举,为诸邑最。
秩满,除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台州
近臣有荐公才堪治剧中御史者,初除都官员外郎,用知真州
未几,召拜侍御史
三院径路,官进者最称要捷,营此职者,多称道地。
公屡表衰疾,乞郡自障,迁秩司封,除淮南提点刑狱司。
夷退无竞,议者嘉焉。
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寻除两浙转运使赐紫章服。
居部识大体,总纲目,应书即举,遇事敢行,不为细茍,靡尚皦覈。
工部郎中,代还,判三司度支勾院,假太常少卿,直昭文馆
契丹国信使,还,除刑部郎中淮南转运使
翰林金华诸公,荐公有经术行义,当置在左右,不宜外迁。
上览奏,谓执政曰:「朕固闻其名,有意且召用之」。
丞相以德行对:「但年已七十,惟陛下裁择」。
上默然。
章请置第,移苏州,以便乡闬。
自初筮以至挂冠,其间四十年,所得俸禄多给族中之贫者,嫁娶孤遗凡十许人。
笃风义,重然诺。
未尝殖产治第,有田裁一二十廛。
谢事后,税止官舍,泊如也。
平生藏书万馀卷,皆亲加校正,多手抄者,日置斋中,阅古今治乱。
退閒宾客,文酒不废。
虽晚生候谒,恂恂诱接,忘德爵之在己。
前后推毂拔取寒畯,无虑四百人,有至台省者。
文集十卷。
祥符初,瑞物仍降,时文载郁。
诸所著撰,华实兼映。
诗笔清婉,殊有思致。
才焉盍贵仕,德焉盍高爵,终殁少列,岂命也夫!
享年七十七。
公之配曰杨氏,文定赵公甥也,贤和作合,汤沐原武
冢子孝嗣,秀州崇德
次子孝直试校书郎
女六人:长适秘书丞陈操,次进士许佺期,次大理寺丞黄秉,次三班借职靳渭,次光禄寺丞周延年,次长洲富翱。
孙元规太庙斋郎
孙女三人,尚幼。
嘉祐己亥十一月二十三日,葬常州武进县安善乡合里。
初,冢子以月日来赴,家老以阀阅见属。
宿于公,义则师友,情同州壤,铭竁之事,所以不敢辞,且史官以实纪。
铭曰:
李自开宝,言朝于京。
中间踣毙,凋落弗荣。
公颖特,秀世而生。
仙风远韵,人莫不倾。
彬彬其章,仪我王国。
荣利匪怀,比辞宪职。
不耀厥文,有隐其德。
誇者退惭,谈者叹息。
金华荐论,上稔公闻。
奈如命何,乃以老云。
逡巡逝水,奄忽浮云。
天道力命,幽远难分。
真宅用宁,輤车言引。
治命有诒,先慈惟近。
背高城之夕阴,溯寒郊之悽紧。
些营魄以安之,哀风流兮顿尽。
中大夫太子宾客分司西京上柱国陈留县开国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谢公行状景祐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曾祖廷徵,国子司业越州观察判官
祖懿文,秘书郎杭州盐官县令
崇礼泰宁军节度掌书记检校左散骑常侍,累赠户部侍郎
本贯杭州富阳县章岩乡赤松里。
谢涛字济之,年七十四。
谢氏系谱,自公七代祖已下,官讳具存。
始居河南之缑氏,至四代祖终衢州刺史,葬嘉兴,因家江东
盐官富阳县,遂为富阳人
当钱氏制吴越,故散骑而上,三世不为朝廷官。
公始十一岁,尝与父客谈,散骑私观之,见其辨对有成人风,大为叹异。
学舍有说《左氏春秋》,公十四岁,从之学。
归,辄与同辈伸其义,必尽其师之所传。
既冠,寓居吴郡
会汾、晋平,郡国当表贺,士为奏者文体弱,更数人,皆不能如郡将意。
公私草之,为人持去,郡将大称惬,吴中先生亦自愧不及。
王黄州、罗拾遗处约并为吴之属县长,公与其游。
罗尝与王书云:「济之扬榷天人,盖吾曹之敌」。
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淳化三年进士上第,除梓州榷盐院判官
明年,盗发益部,公以梓近益,为大郡,畏益强逼,且利以自资,攻之必亟,盍大为守?
且时近郊多林木,乃白郡守悉取之,以完棚橹,且为薪蒸之备。
既而被围百日,樵采路绝,城中赖焉。
公参陈谋议,分护堑壁,及围解,于僚吏为最力,就迁梓州观察推官
明年,权知益州华阳
蜀民流散之后,田庐荒废。
诏书:「凡入租占田,有能倍入者,断以新籍」。
于是豪右广射上田,贯民归者,多亡其素产。
公曰:「此权时之制,驱民欲就业耳。
若利其倍租,而使下民失业,岂经制哉」?
乃命尽还旧主,所施行与诏书异。
至道二年,召归,授著作佐郎
太宗面谕,令通判大藩,即通判寿州,迁秘书丞
通判筠州,知兴国军
真宗考籍,有五年无过者特迁,得改太常博士
一日,内中出朝士治绩著者凡二十四人名,付中书门下,令召见。
即以景德二年冬对长春殿,赐五品服,令通事舍人焦守节学士院试。
试之明日,会边奏警急,降诏北征。
是时,曹、濮盗起,又虏势分趋齐、郓,东土颇骚,朝廷慎择郡守
真宗面谕宰相:「昨日京东奏,曹州阙人,谢涛可转官知曹州」。
遂除屯田员外郎
曹之征赋,旧分送睢阳仓。
公至郡,会霖潦,民军在道者不克进。
公曰:「自曹及宋,陆行数百里,平岁致之不为易,今泥淖,益困吾民。
江、淮漕运,日至睢阳城下。
曹有广济漕,亦通京师
使曹赋得增送京师睢阳自取江、淮米以直曹赋,岂非便耶」?
乃开廪,尽收属县赋,且上其利状,遂与转运使交奏。
朝廷从公奏,降诏褒美。
未几,召还,奉诏祈雨嵩岳,祠毕雨澍。
因言岳渎有请祷而无报谢,义或为阙,真宗是之,因诏自今修报如礼。
是年,西南有大星见,占在分。
诏公巡抚益州西路。
入别,受诏与益州张公咏同议铸大铁钱利害。
于是考铁价,与旧钱更相均准,故下不得盗用,而物价长平,人至今便之。
使回,举三十馀人,宰府疑其多,公面陈诸吏干状,愿署连坐,以冀必行。
奉使举吏连坐自此始。
后所举多践台省,不调者犹为郡守
四年,授三司度支判官
大中祥符初,出知秦州,又知歙州,改度支、司封员外郎
三司判官日举榷茶官被罪,夺司封
五年,复为度支,通判河南府
冯魏公居守,荐公于朝,召试,授兵部员外郎直史馆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出为两浙转运使,赐金紫。
礼部郎中,判司农寺
天禧五年,兼侍御史知杂事
乾兴元年,迁户部郎中
永定陵驾将发,少府治明器象物甚侈大,山陵使奉诏,自京至陵,凡城门民舍,卑隘者坏之。
公上章言:「先帝封祀,仪大物备,尚不闻废坏所过城舍。
今遗制务俭薄,反以象物坏民居,非先帝意,愿下有司裁损」。
章寝不报,物议是之。
是年,以疾求东归,除吏部郎中、直昭文馆、知越州
天圣中,代还,迁太常少卿判太府寺登闻检院
以步履艰蹇,求西京留司御史台
逾年,改秘书监
台任满,就求分司
明道元年,转太子宾客
景祐元年十月三十日以疾薨。
二年八月,嗣子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绛,奉公之丧,自京西归葬于富阳
公生平不恤家事,然友爱甚笃,宗门有孤者,收养嫁娶如己子。
在朝廷,见贵势无所降屈;
士子进见,虽少贱,对之肃然。
及交言,则开怀无少隐。
故人皆惮其高,而爱其诚。
凡治郡,部吏有一善,必孜孜称荐;
或犯法,虽甚恶之,直其罪而已,未尝有过刑,故终身无一嫌怨者。
雅善品藻文章,江夏黄叔才尝作《杨允恭墓铭》,甚负其文,顾公曰:「能损益一字者,我当辨之」。
公削去二十一字,叔才叹服不已。
西京被疾,人有贽文者,必读之终篇,或摘其词之工者称道之,其爱奖士类如此。
初,两浙转运使还,朝议将以掌诰命,会得疾逾旬,不能兴事,遂寝。
素好修炼药术,喜与方士谈,视荣利泊如也。
本朝图书之府,惟昭文史馆、集贤、秘阁,公与兵部同时分帖四职,太府等实父子相代,缙绅荣之,见于《衣冠盛事录》。
母夫人崔氏,追封博陵郡太君
夫人许氏,封晋陵郡君
初,散骑五子,皆以五行定名,公次弟炎,有文称,终公安
锴,今为天台
果,从方外教,号安隐师
坦,左侍禁
子三人:长即兵部
次约,将作监主簿,少以才敏知名;
季绮,太庙斋郎
约、绮皆早亡。
女四人:长适同出身周盛,次适德兴梅尧臣,次适延陵傅莹,次适吴县杨士彦
孙三人:景初将作监主簿
景温太庙室长
景平试校书郎
女孙四人,并幼。
公才位德美,当列国史,敢直纪行实,以备史官之录,谨状。
景祐元年十一月日,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朝奉郎试大理评事察院御史、充馆阁校勘尹某状。
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王公神道碑铭1054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讳质,字子野,其先大名莘人
唐同光初,公之皇曾祖鲁公进士第一,显名当时,官至右拾遗,历仕、汉、周。
而皇祖晋公,益以文章有大名,逮事太祖太宗,官至兵部侍郎
真宗时,伯父文正公居中书二十馀年,天下称为贤宰相
今天子庆历三年,公与其弟素,皆待制天章阁
同光至庆历,盖百有二十馀年,王氏更四世,世有显人,或以文章,或以功德。
公生累世富贵,而操履甚于寒士,性笃孝悌,厚于朋友,乐施与以赒人,而妻子常不自给。
视荣利淡若无意。
平居苦疾病,退然如不自胜,及临事,介然不可回夺,有仁者之勇,君子之刚。
乐人之善,如自己出。
范仲淹以言事贬饶州,方治党人甚急,公独扶病率子弟饯于东门,留连数日。
大臣有以让公曰:「长者亦为此乎!
何苦自陷朋党」?
公徐对曰:「范公天下贤者,顾某何敢望之!
然若得为党人,公之赐某厚矣」。
闻者为公缩颈。
其为待制明年,出守于陕。
明年,小人连搆大狱,坐贬废者十馀人,皆公素所贤者。
闻之悲愤叹息,或终日不食,语于人曰:「善人若此,吾不乐在世矣」。
因数剧饮大醉。
公既素病,益以酒,遂卒。
公初以荫补太常寺太祝监都进奏院
献其文章,召试,赐进士及第校勘馆阁书籍,遂为集贤校理
通判苏州州守黄宗旦负材自喜,颇以新进少公
议事则曰:「少年乃与丈人争事耶」?
公曰:「受命佐君,事有当争,职也」。
宗旦虽屡屈折,而政常得无失,稍德公助己,为之加礼。
宗旦得盗铸钱者百馀人以诧公,公曰:「事发无迹,何从得之」?
曰:「吾以术钩出之」。
公愀然曰:「仁者之政,以术钩人寘之死,而又喜乎」?
宗旦惭服,悉缓出其狱,始大称公曰君子也。
判尚书刑部吏部南曹,知蔡州
始至,发大奸吏一人,去之。
绳诸豪猾以法。
转运使争曲直。
事有下而不便者,皆格不用。
既去其害政者,然后崇学校,一以仁恕临下。
其政知宽猛,必使吏畏而民爱。
其为他州,州率大而难治,必常有善政,皆用此。
入为开封府推官,已而其兄雍为三司判官,公曰:「省、府皆要职,吾岂可兄弟居之」?
求知寿州,徙庐州
盗有杀其徒而并其财者,获之,寘于法。
大理驳曰:「法当原」。
公以谓盗杀其徒而自首者原之,所以疑坏其党而开其自新。
若杀而不首,既获而亦原,则公行为盗。
而第杀一人,既得兼其财,又可以赎罪,不获则肆为盗,获则引以自原,如此,盗不可止,非法意。
疏三上,不能争。
公叹曰:「吾不胜法吏矣」。
乃上书自劾,请不坐佐吏
公坐贬监灵仙宫。
其后议者更定不首之罪,卒用公言为是,而公贬犹不召。
资政殿学士郑戬、翰林学士叶清臣讼公无罪,始起知泰州,迁荆湖北路转运使
用兵西方急于财用之时,独不进羡馀,其赋歛近宽平,治以常法。
故他路不胜其弊,而荆湖之人自若。
权知荆南府,民有讼婚者,诉曰:「贫无赀,故后期」。
问其用几何,以俸钱与之,使婚。
获盗窃人衣者,曰:「平生不为过,迫于饥寒而为之」。
公为之哀怜,取衣衣之,遣去。
荆人比公为子产
召为史馆修撰,遂拜天章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号为称职,而于选法未尝有所更易。
人或问之,公曰:「选法具备,如权衡,在执者不欺其轻重耳,何必屡更其法」。
是岁,天子开天章阁,召大臣问天下事,以手诏责范公等。
而议事者争言天下利害,务欲更革诸事。
公独无一言,问之,则曰:「吾病未能也」。
公于荣利既薄,临祸福,不为喜惧,其视世事,若无一可以动其心者,惟以天下善人君子亨否为己休戚,遂以此卒。
此其为志岂小哉?
岂有病而不能者哉?
公诚素病,而任之以事,所至必皆有为。
使其寿且不死而用,其必有所为,岂其不欲空言而已者哉!
呜呼!
公享年四十有五。
官至度支郎中,阶朝奉大夫,勋上护军,爵平晋男。
娶周氏,某县君,生子某。
曾祖讳某,祖讳某,皆赠太师尚书中书令
考讳某,官至兵部郎中,有贤行,赠户部尚书
公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于陕,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先茔之次。
铭曰:
仕不为利,以行其仁。
处丰自薄,而清厥身。
其仁谁思,不在吏民。
其清孰似,以遗子孙。
生虽有止,殁也长存。
铭以昭之,以告后人(《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一。又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二一,《文编》卷五八,《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二。)
仕:原无,据原校补。
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陕州军府平晋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护军赐紫金鱼袋王公行状1045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九、《苏学士文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曾祖某,左拾遗,累赠太师尚书令鲁国公
祖某,兵部侍郎,累赠太师尚书令、晋国公
父某,兵部郎中,赠户部尚书
公讳质,字子野,其先占籍大名,由晋公贵,始居京师
自幼好学,不群儿嬉。
太尉文正公,即公之伯父,祥符中为大丞相,荫公为太常寺奉礼郎
稍长,向学益笃。
一日,以所著献于文正文正览之惊嗟,亲为作诗以美之。
大理丞,尚未冠,又以文闻奏御,召试学士院,考入进士第
刘尚书筠翰林,与诸公交荐,遂充馆阁校勘,转中丞太常博士,迁集贤校理,改祠部员外郎,时年始二十五。
风韵高洒,喜辨论,所交皆当世豪英,未始敢以贵势少年遇之。
丁尚书忧,旅于南都,与诸弟饭脱粟茹蔬,至性孝睦,族无间言。
服除,同判苏州
郡守黄公宗旦前辈有才望,任气自雄长,以公齿未壮,初未甚礼。
公事之至恪,虽被讥嘲,绝不雠应;
官事有未便者,必乘间以白之,不听,则力为辨其枉直,必于行而后已。
黄公初忿恨,终感悟而加礼焉。
还朝,赐绯鱼,改度支,同判尚书刑部
又判吏部南曹,改司封,知蔡州
蔡之圭田颇瘠,民岁输租,甚苦之,公至郡,悉蠲除不取。
俗旧祠吴元济,公曰:「安有逆丑而庙食者乎?
长吏不能革旧俗之滥,民何观焉」!
于是毁元济之像,以狄梁公、李太尉有功于唐,而德及蔡人,遂建二公之祠,号双庙,率群吏往拜而祀之。
祠部郎中,召为开封府推官
公兄雍时亦为三司判官,公曰:「是皆剧职,吾兄弟并命,妨寒士之进」。
遂恳辞之,出知寿州
郡素号多讼,而邑所部送囚,虽重辟,往往伪窜其名以上。
公摘其滥奸,擒邑吏坐鞭而黥之,自是肃然。
又多豪姓,五等之籍久废,每敛率无科,吏以赂为轻重。
公将定其籍,不关吏手,吏窃相笑语曰:「是乌能周知吾民之产乎」?
公一日会官吏坐府中,自为檄,召隐豪面谕之,皆稽首叹服。
馀之登耗,纤悉无差,一府震骇,号为神明
又移庐州,巨盗张雄杀其党,并所赀而遁,逻者获之,公以法诛之。
牍下大理法官引近诏盗杀其徒者原之,不当死,吏当坐罪。
公曰:「法所以戢奸,而断实原情,今本罪当死,而又杀人以取赀,既非自首而捕得之,盗无悛恶之状,法无破奸之术」。
疏三上,不省。
公曰:「吾不胜法吏矣」!
又上疏自劾,愿不坐群吏,又不听。
愿自为首,乃听。
遂左降监舒州灵仙观,他吏得减一等。
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笑歌盘嬉,洒然得方外之趣。
夙有羸病,药剂未尝去手,既至舒数月,而旧疾颇愈。
因采古今练形摄生之术,著《宝元总录》一百卷。
逾年,今资政殿学士给事中韩公琦知审刑院,上言前法颇滥,因申明旧制,请盗杀其徒者不首不原,朝廷从之,如公往者之议。
又今资政殿大学士郑公戬,翰林侍读学士叶公清臣,皆荐公才可大用,而以非辜久黜,遂起知泰州
岁中,改度支郎中,入朝授荆湖北路转运使,赐三品服。
自西方用武,领是职者,务先掊下以为事,又争以羡馀为名,贡于朝以助军需,其实诛于民也。
朝廷往往擢之好官,号为称职。
公深嫉之,常赋之外,无一毫横敛,远民赖焉。
公弼资政殿学士,常带史馆修撰,平生未尝识公面,而素慕之,荐公有贤业而恬不喜进,愿召还代修撰,从之。
又命同判吏部流内铨,俄拜天章阁待制
是时,上方登用俊良,刬革夙弊,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或以公少所献纳为议者,君子谓使子野于朝,虽恬然不言,士大夫仰其风采,亦当竞廉让而忘鄙俗之心焉。
吏部未一岁,号为称职。
尝谓同列曰:「官局之设,若权衡然。
险者妄自高下,非器之弊也。
茍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
故贵豪者毋倖请,孤远者毋废劳,老吏手束胁息,不敢摇动其法。
州县巧黠吏,有以贿得举者,于格当迁,公廉知之,遂为密启,使使从中罢者甚众。
俄出知陕州,才一年,寝疾。
庆历五年,终于官舍,享年四十有五。
累阶为朝奉大夫,勋为上护军,爵平晋县开国男
公少以师礼事杨文公亿,文公深器之。
尝以书誉于刘翰林曰:「子野英妙,不衒文干进,当世佳士也」。
又以公诗句手写扇上,众争玩之,由是名称益大。
刚峭介洁,而性仁厚,果于义断,论者谓有烈祖之风操。
静退不喜进趋。
或与公同在馆阁者,皆去为达官,当涂数诱,公终不为屈,以是益不见用,公亦自适无所憾,朝议嗟之。
公有女当嫁,遂求庐州,例得装钱二十万,将以为资送,执政者谕意,欲公往谒之,公终不往,遂不得。
公谪官灵仙,至窘匮,乃举族蔬食,数年未尝食肉。
每得俸入,辄厚享宾客,数日而竭。
公年三十八为尚书郎,每授命,则惕然惊悸曰:「吾君寿六十有八,终于省郎,吾今亦已老矣」。
性纯孝,每道先君事,则霶然泣下。
公弟素,自淮南按察使被召帅泾原,命下之日,公通夕不寐,召诸子谓曰:「吾弟母老且病,子至幼,讵可以禦戎穷边乎?
吾无亲忧,而汝辈长矣」。
明日,遂上言乞留素而自代,愿死节以报国,弗从。
又命其子规曰:「朝廷不免吾弟之行,吾所忧也。
汝其往侍,无怠焉」。
公特爱于规,以其多病,未尝使离膝下。
又幼弟端,力学勤官,十馀年未出州县。
公当迁官,拜章乞端召试,遂赐进士出身
公智识闳远,善谭名理,虽庸人之善,终身不忘。
为郡化导,不尚威罚
主漕荆南也,尝权府事,有媪诉其妇之见逐,无所归。
公召而诘之,妇曰:「舅始亡,姑即嫁去,既穷而归,奉养甚谨;
后取吾金,又嫁,今复穷而归,故不敢舍」。
公曰:「姑虽不良,独不念若夫邪」?
又谓其妇之子曰:「尔母薄于姑,尔独不念父邪」?
遂切责媪,谕以改行;
又取家人之衣以衣之,与妇孙廪粟,使以归养。
于是皆感泣而去,孝爱如初。
大凡民有犯法诋欺者,虽末事必竟,过误虽大必贷之。
或良顽共罪,顽虽辞胜若真可信者,公必直指其隐,善恶立决,众伏其明。
所至横猾屏迹,畏公之明,不敢犯。
外台非其人,多暴敛于民者,公悉不承命,与之讲辨。
或不决,闻之于朝,每多见从。
故数为恶吏摭事以中,公亦浩然不校,然不能害。
公治家严明有法度,以道义训子弟。
初,文正中书舍人,家至窭,与昆弟贷息钱,约违期,以所乘之马偿之。
公阅书得券,召子弟而示之,曰:「此吾家清风,尔曹当毋忘此事」!
又得颜鲁公尚书时,乞米于李大夫墨帖,亲摹于石,遍遗亲友。
公喜士好施,凡遇人危急,平生仇恶,皆一视若己,未尝问家有无。
唯聚书数千卷,古琴数张,出处未尝舍去。
公既卒,陕人哀哭塞道,朝野无贤愚,皆相吊出涕。
家贫,柩不能还先茔,朋旧在要官者皆力之,遂得还京师
尝语人曰:「吾思世故无所为,忽忽欲熟醉以死,幸矣」!
屡以后事属家人,且笑曰:「人世一吷耳,安可久期哉」!
公之生也,以七月二十六日,亦以是日而亡。
娶周氏,封褒信县君,故礼部侍郎起之女。
男三人:曰毖,将作监主簿
曰规,前明州奉化主簿
曰复,将作监主簿
女二人:长适太常寺太祝范纯仁资政殿学士仲淹之子;
次尚幼。
谨状。
尚书职方郎中谢公墓志铭1053年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蔡忠惠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某,字某泉州晋江人
曾祖某,祖某,父某,以信义称于乡。
太夫人徐氏,生三子,君为最少。
祥符八年举进士,历抚州临川漳州军事推官
太守受赇贿舞法,君据平无所挠,讼者不之守而之君,州政得不败,守亦善去。
大理寺丞、知龙溪县,县人曰:「是故州从事,持守正,使无害,有恩于我」。
相与喜,具酒食相过从为庆贺者。
至则决滞讼,条刬旧蠹,民以便安。
容州北流县,城郭、仓庾、廨舍、道梁一皆新之。
就知雷州军州事。
州傅海,有蛮夷风,不知学,为葺孔子,聚诸子弟,教以儒术,雷人业进士自君始。
大豪李郁筑城得古印,立盗契,夺民田百馀家,五十年不能直。
有诉于君者,即捕系庭下问状,具伏。
老当赎,君条其甚恶,不可假卒,致以法。
通判福州,画购巨盗,悉诛其党。
谏议大夫公谨言治广州,辟君贰政,廉取番舶输官之利,以招其徕。
至罢去,夷人涕泣思之。
建州,岁无留狱,长老纪焉。
知开封府祥符,治愈精,微有声名。
朝廷用荐者言,将任以刑狱钱谷,而君恳求便藩,得海州
会岁旱,有蝗过境,一昔拱穟死,吏民惊叹,以为异政之应。
皇祐五年正月十四日卒于官。
其孤护全柩以归,某年某月某日葬某县某里。
娶黄氏,故直史馆宗旦从妹也。
再娶其弟,封永康县君
子四人:彦辅太庙斋郎,先卒;
仲规,举进士第越州萧山
叔矩,未仕;
季成太庙斋郎
女八人,适余炳、祝嘏、杨璟、刘鼎臣、黄世永、朱仲、陈大雅、陈箴。
君性乐易,无贵贱亲疏,接之皆尽其衷,故人多喜爱之。
数官岭表,不以僻陋自失,所至喜设施,为民赖利。
海州,尝谓其子曰:「谢氏居闽,未有仕者,吾起家州县,自大理丞八迁为尚书职方郎中,赠吾父都官郎中,母长寿县太君,斯亦荣矣。
历官三十九年,无小过失,实吾谨畏然尔,汝曹念之」。
故其子益循笃学,皆可以大其家者。
铭曰:
六十九,为已寿。
郎官,才未究。
政在民,斯不朽。
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子太师康靖赵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二、《华阳集》卷六○
公讳槩,字叔平姓赵氏虞城人
其先自造父受封,历春秋以来,盖不绝世。
其自河北徙而为虞城之赵,七世乃弗显。
至公,始大显于时。
公少而孤,力学有文行,为交游所器重。
戚纶、黄宗旦皆一时闻人,谓公他日必决殊科。
天圣五年,遂第三人及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海州
初,黄宗旦尝作序,名公「禋」。
其后梦神人持名簿,视其上有金书「赵槩」字,遂更今名。
后又梦通判汝州,既释褐,乃得海州,盖篆文「汝」与「海」相近。
及代还,召试学士院,除著作郎集贤校理
公昔游学淮楚间,尝依知涟水军邓馀庆馆下
馀庆受赇狼籍,公度其必败,亟谢去。
未几,馀庆遂坐法流远方。
至是,公得知涟水军,故人葺公旧馆,为豹隐堂,朝贤自两禁而下凡三十馀人,皆赋诗刻于石。
通州,入为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
尝奏事殿中,上令中贵人传宣中书,改直集贤院宰相格不下。
洪州,事久不举,而节度推官郑陶常持郡短长。
公至,则收陶下吏,穷治其不法,坐免去。
著作佐郎监州饶奭喜生事,挟郡人胡顺之密告归化卒得廪米陈恶,将为乱。
公曰:「诸营未尝得新米,归化卒皆配隶人,可独得乎」?
二人者愀然曰:「事至,将奈何」?
公卒不听。
会有归化卒自戍所逃归,夜入里人家为盗,公遽命斩于市,一郡为之股栗。
城西南隅当大江之冲,水岁为民患,公断石作堤,长二百丈。
夏水暴至,几与城平,会堤就,水乃却,至今以为利。
转运使朝廷禦水状,公力止之。
累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同知宗正寺、知青州,遂改直集贤院,坐失举张诰夺官停。
宰相念公贫不能自给,起监密州酒税,徙楚州粮料院
上祠南郊,还其官职如故,徙知滁州
山东群盗骚淮南,以公在青州有民爱,饬其徒毋得犯公境。
公方发兵要击之,贼已远去。
修起居注、知宗正寺同修玉牒。
久之,除欧阳修同修注,朝廷遂欲骤用,而议未决。
公闻,乃请郡自便,以为天章阁待制,赐三品服,纠察在京刑狱,迁兵部员外郎,遂知制诰勾当三班院
上又祠郊,公得任子为京官。
又当加阶封,公请移封母为郡太君
宰相谓公次迁学士,则母得拟封矣。
公曰:「母春秋高,惧宠荣之不逮也」。
既遂其请。
后予、蔡襄同在省,扳公例而亦许之。
知审官院、判秘阁,与高若讷判流内铨
若讷往尝知贡举,闻母病而不得出,几不能自容。
公自以明年知举,义不可辞,乃复求外便亲,得知苏州,迁刑部郎中
踰年,丁母忧
服除,召入翰林学士知贡举
皇祐三年,馆伴契丹泛使,遂报聘契丹,席上请赋《信誓如山河》诗,公诗成,契丹主亲酌玉杯劝公饮,以素摺叠扇授其近臣刘六符,写公诗自置袖中。
使还,加侍读学士
右司郎中中书舍人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以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郓州,徙南京留守,拜御史中丞
乃上言:「天下承平日久,中外狃于媮薄,宜有以惩艾之」。
上为降戒敕百官。
诏为枢密副使,又以为参知政事
方是时,皇嗣未立,天下以为忧。
仁宗始命英宗宗正,公言宗正非所以为重,愿立为皇子仁宗听其而立之。
英宗即位,迁户部侍郎,既又迁吏部侍郎
今上初,迁左丞
公年七十矣,即以老求去位,数上不许。
间复请,乃以为观文殿学士吏部尚书、知徐州
其请不已,以太子少师致仕,居睢阳
后十五年,元丰六年正月十五日,薨于永安坊里第,年八十六。
辍视朝一日,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前作《遗范》戒子孙。
其年四月二十二日,葬虞城县天巡乡。
公为人闳厚端静,约己而爱人,平居喜愠未尝形于色。
闻人善若自得,其有所未至,亦将勉使及之。
虽在事寡于,然阴以济物不为少。
初,张诰赃败窜海上,公亦坐累久亡聊,然怜诰终不易,岁时遣人间关往返而轸济之。
族人之单贫者,不问戚疏,皆月赒以奉钱。
其久而未葬者,皆歛而葬之。
欧阳修躐公为知制诰,人皆为歉然。
坐事起诏狱,其势顾可惮,公独立营上前。
后修亦以老归颍州,公自睢阳尝往见之。
端明殿学士吕公著颍州,三人者屡置酒高会,有献酬之曲流于乐府。
晚爱钱塘湖山之秀,往游之终岁而归。
公受两朝之遗,自谢事去,上四行大礼,每召公陪祠,皆以疾不能至。
他日疾间,一尝至京师,亦不能入见。
上命中贵人传宣抚问,公顿首谢命,二府亦至馆所存劳之。
尝集古今谏争事,上《谏林》百二十卷。
诏答曰:「士大夫得谢而去者,率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朕忽得所奏书,因知有志爱君之士,虽退休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其置诸坐隅,閒用究观,盖有取焉」。
公所著有《应制集》三十卷、《别集》五十卷,及《集注老子》、《续注维摩经》。
曾祖著,后唐国子监博士,赠太师中书令
妣刘氏,楚国太夫人
祖惠,宋州楚丘县令,赠太师中书令韩国公
妣李氏,燕国太夫人
父干,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鲁国公
妣张氏,鲁国太夫人
继高氏,唐国太夫人
娶李氏,汝阴郡夫人
子男四人:荣绪,殿中丞
敦绪,将作监主簿,皆蚤卒;
元绪,宣德郎
公绪校书郎
女二人,以嫁光禄寺丞王力臣、朝散大夫程嗣恭
孙男四人:嗣徽,通直郎
嗣真宣义郎
嗣贤,试校书郎
嗣光,犹未命名。
曾孙男六人:韡,太庙斋郎
馀未名。
予从公游旧矣,迹公终身之所行,岂《诗》所谓岂弟君子者欤?
前七年,公尝以书遗予求铭志墓中。
是时,公健尚如少时。
予报曰:「生死安可期?
未必不及以为托也」。
公薨,其子元绪念公言而属予铭,可不铭?
铭曰:
造父受封,厥世盖远。
虞城之赵,实始公显
其显维何?
神告金符。
名发汤汤,显孰公如?
乃历高华,君子岂弟。
作德不絿,神所劳矣。
公建大事,笑言怡怡。
繄公所受,两朝之遗。
既茂尔功,公则弗居。
七十之年,礼安敢踰?
公之乞身,屡却复至,终蕲以归,天下鲜俪。
大祠郊宫,帝曰汝来。
公卒不能,夫岂不怀!
公既寿考,宠禄亦隆。
维始维终,德音无穷。
谁谓人遐?
尚有遗戒。
子孙保之,百世是赖。